唾液酸(又叫燕窝酸),学名“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
它最初由颌下腺粘蛋白中分离而出,因此而得名唾液酸。因燕窝中此物质的含量非常高,远非一般生物可比拟,所以唾液酸还有一个我们都熟知的名字,就是——“燕窝酸”。唾液酸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都有分布,主要来源是母乳,其次是牛奶、鸡蛋和奶酪。燕窝中的唾液酸含量高达7%~15%,是其它自然产物无法比拟的。在价值上,高纯度的唾液酸每克超万元!!
唾液酸是一个含有9个碳原子并具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系统命名为5-氨基-3,5-二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根据5号碳上不同的连接基团,构成了不同的唾液酸衍生物,唾液酸有数十个化合物。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Ac)为最常见和重要的唾液酸之一。
母乳中的唾液酸绝大多数是N-乙酰神经氨酸,以低聚糖的形式存在。纯唾液酸是无色、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发生变旋作用。N-乙酰神经氨酸在水溶液中很稳定,贮藏在4℃时数月不发生变化。唾液酸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育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低出生体重儿,有足够的唾液酸在脑功能正常发育起重要作用。婴儿出生后,母乳中的唾液酸有助脑部的发育。有研究表明分娩后母亲体内唾液酸水平呈下降趋势。在孕期及孕后补充足量唾液酸,可以维持体内的唾液酸水平。唾液酸与DHA它们都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两者与婴儿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发育有关。
什么时候是宝宝补充足量“唾液酸”的黄金期?在孕期至2岁,营养状况将影响体格与大脑发育。此时是脑细胞数量调整、体积增大、功能完善、神经联结网络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聪明的妈妈自然会在孕期就注意摄入足量的唾液酸。而在宝宝诞生后,母乳则是为宝宝补充唾液酸的有效途径。
一般给婴幼儿食用的奶粉都要添加SA,即燕窝酸成分。但是一罐900克的奶粉,其唾液酸含量不足0.5克;而10克的燕窝中,燕窝酸含量就有1克(有的含量高能达到1.2克)。燕窝是最好的除了母乳以外补充燕窝酸物质的最佳食物,这也是为什么燕窝备受孕妇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国家卫计委公告唾液酸推荐食用量,每天少于或等于500 毫克。按唾液酸含量7~12%计算,4~8克干燕窝大约有500毫克的唾液酸。
人体合成的唾液酸是否满足人体需求?实验表明,人脑中唾液酸含量存在个体差异。脑部生长发育与唾液酸所参与形成的神经节苷脂含量的增加有关,足够的唾液酸供应对于低出生体重儿童脑功能的正常发育可能尤其重要。婴儿自身合成的唾液酸并不足够,因此需要从母乳中补充。而衰老和先天性发育迟缓与其唾液酸含量下降有关,补充外源唾液酸有助于身体康复。
唾液酸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和稳定作用。一般来说,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渐衰老,脑组织开始萎缩,生理功能自然减退。一些神经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或脑中的唾液酸含量会下降,在经过唾液酸药物治疗后,唾液酸含量恢复正常。由此表明唾液酸能参加神经细胞代谢活动。唾液酸能促进神经突触的形成,加强记忆力与智力的发育。唾液酸是大脑神经节苷脂的重要成分,由于大脑信息传递及神经冲动的传导必须通过突触来实现,而唾液酸正好是作用于大脑细胞膜和突触的脑部营养素,所以唾液酸能够促进记忆力和智力的发育。动物实验表明,在没有唾液酸或唾液酸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实验动物号码的学习力和记忆力均大大下降。
唾液酸带有极强的负电荷,通常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的末端,是细胞膜负电荷的主要来源。唾液酸的负电荷使红细胞和其他细胞相互排斥,避免了血液循环中无意义的细胞相互作用。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进入肠道带有正电荷的矿物质及部分维生素很容易与带有极强负电荷的唾液酸结合在一起,达到加快身体对矿物质及部分维生素的吸收的效果。如此珍贵且含量丰富,唾液酸实在算得上是燕窝最珍贵的成分,以及燕窝作为营养品无可取代的亮点。